Archive: 2022年8月16日

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将迎规范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当时说五年后可以拿到近1万元的利息,为什么现在保额还远不如所缴保费高?”万女士曾经在四年前购买过一款太平人寿的分红型终身年金险,但在自己的账户里却看不到当时承诺的收益。

万女士拨打了公司客服,才了解到原来是基本保额对应的现金价值要到第五个保单年度才超过保费,适合领取,她这才放下心来。

自明年6月30日起,万女士一样的保险消费者可能会有更便捷的渠道来了解自己的保险产品。

8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人身险产品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行规范。这是监管首次将人身保险产品整体单独列出作信息披露规章。

在《办法》中,以险种类型、设计类型和保险期间作为划分,囊括了人身保险的所有类型;其中,按险种类别划分,包括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按设计类型划分,包括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结型等。按保险期间划分,包括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和一年期及以下的人身保险。

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到,《办法》就信息披露主体和方式、信息披露内容和时间、信息披露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明确。

·信息披露主体和对象

保险公司为产品信息披露的主体;

信息披露对象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及社会公众。

·信息披露平台

(一)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官方公众服务号等自营平台;

(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行业公共信息披露渠道;

(三)保险公司授权或委托的合作机构和第三方媒体;

(四)保险公司产品说明会等业务经营活动;

(五)保险公司根据有关要求及公司经营管理需要,向保险消费者披露产品信息等。

·信息披露内容

(一)保险产品目录;

(二)保险产品条款;

(三)保险产品费率表;

(四)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现金价值表;

(五)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说明书;

(六)中国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应当披露的产品材料信息。

·信息披露时间

(一)保险产品在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均需进行信息披露内容;

(二)保险公司决定停止销售保险产品的,应当自作出停售的决定后10个工作日内,披露停售产品名称、停止销售的时间、停止销售的原因,以及后续服务措施等相关信息;

(三)保险公司应当对60周岁以上人员,以及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符合该人群特点的披露方式。

·保险信息查询

保险公司在保单承保后,应为投保人提供电话、互联网等方式的保单查询服务,建立可有效使用的保单查询通道。

保单查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产品条款,保单号,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信息,保险销售人员、保险服务人员信息,保险费,交费方式,保险金额,保险期间,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待期,保单生效日,销售渠道,查询服务电话等。

·关于转保(编者注:将保单从之前投保的保险公司转到另一家保险公司)

对购买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且有转保需求的客户,经双方协商一致,保险公司同意进行转保的,保险公司应当向投保人披露相关转保信息:

(一)确认客户知悉对现有产品转保需承担退保或保单失效而产生相关利益的损失;

(二)确认客户知悉可能会因年龄、健康状况等变化导致转保后新产品保障范围的调整;

(三)确认客户知悉因转保后的年龄、健康状况、职业等变化而产生相关费用的调整;

(四)确认客户知悉对转保后产品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保单利益等产品信息充分知情;

(五)确认客户知悉转保后新的产品中的时间期限或需重新计算,例如医疗、重疾产品的等待期、自杀或不可抗辩条款的起算时间等。

销售一直是人身险领域出现问题的重灾区,例如在销售过程中,为了更好宣传产品提高业绩,在收益和保障上进行夸大宣传,消费者见到的产品物料很少看到亏损等风险提示。对此,《办法》明确,保险产品的信息披露材料应当由保险公司总公司统一负责管理。保险公司总公司可授权省级分公司设计或修改保险产品信息披露材料,而其他各级分支机构不得设计和修改保险产品的信息披露材料。保险公司也不得授权或委托保险销售人员、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自行修改保险产品的信息披露材料。

记者注意到,与上次征求意见相比,本次发布的《办法》将保险中介机构从产品信息披露主体中剔除。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2月,《办法》已经公开征求过一次意见,本次征求意见后,将于2023年6月30日正式实施。届时,2009年发布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执行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有关条文解释的通知》就将废止。

美国芯片法案落地!行业格局将迎来重塑,国产半导体步入攻坚阶段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将面临重塑。

美国当地时间8月9日,《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由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生效,该法案总价值达到2800亿美元,其中527亿美元将用于芯片部分补贴,增强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并限制先进工艺流向中国。

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日前表示,法案对美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是典型的差异化产业扶持政策。部分条款限制有关企业在华正常经贸与投资活动,将会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造成扭曲,对国际贸易造成扰乱。中方将继续关注法案的进展和实施情况,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半导体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预计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体系将进一步分化甚至割裂,国产半导体的发展需要国家持续支持,向技术 “深水区” 攻坚克难。

美方巨额补贴短板

美国芯片法案提纲显示,2022-2026年合计提供527亿美元补贴,其中390亿美元用于建设、扩大或更新美国晶圆厂,110亿美元用于半导体的研究和开发,20亿美元用于资助如教育、国防和创新相关领域,5亿用于与国外政府建设国际信息、通信技术安全、半导体供应链,2亿用于增加半导体行业劳动力,并对当地半导体制造提供25%税收减免。

云岫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技术官赵占祥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美国芯片法案的思路是在补短板,同时增强项。”据介绍,芯片法案主要采取补贴形式,加强短板的半导体先进制造环节,也覆盖设计和封装环节。

芯谋咨询分析指出,英特尔、格罗方德(Global Foundries)等美国本土芯片制造巨头将成为美国芯片法案最大受益对象,其次是IDM公司、美国设备公司以及台积电、三星等国际芯片厂商,另外美国芯片设计公司也将间接受益。

据美国芯片法案的提纲统计,美国半导体制造在上世纪90年底全球占比大约37%,但如今该比例已经下降至约12%。据咨询公司贝恩估算,如果美国芯片产能提升5%至10%,大约需要400亿美元的资金,未来十年美国需要在芯片投资方面耗费约1100亿美元的资金。

“预计法案最终会落地,但成本会很大,具体执行需要看三星、台积电以及美国本土英特尔等进展。”赵占祥向记者表示,有数据统计,在美国设半导体厂的成本将比中国高出至少50%;美国巨额补贴下厂商将有望行动起来。

美方限制先进工艺出口

另一方面,美国芯片法案严格限制接受补助的企业来中国投资先进工艺的制造项目。据分析,目前在中美都设有半导体厂的企业包括台积电(南京)、三星(西安)、海力士(大连),如果这些企业接受法案的补助,在中国扩大先进制程晶圆厂将面临限制。

据媒体报道显示,近期美国已经开始升级对中国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从10nm提升至14nm,受限范围将不限于中芯国际(行情688981,诊股)等中国大陆本土公司;美国两家芯片设备公司泛林半导体和科磊已证实,美国正在收紧对中国出口芯片制造设备的限制。

作为全球存储巨头,美光8月9日发布声明,计划在2030年底前投资400亿美元,分阶段在美国建立尖端存储器制造业务,实施后将使美国本土内存产量从不足全球市场的2%提升至10%。报道显示,高通已同意向格罗方德纽约厂再采购42亿美元芯片,截至2028年承诺采购总额达到74亿美元。

全球第三大半导体硅晶圆厂环球晶圆此前6月宣布,计划在美国得州谢尔曼市建立12英寸硅晶圆新厂,预计2025年开出产能,最高月产能可达120万片,就近服务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大厂。有报道称,SK海力士和三星也有报道重估在中国和美国的长期投资。截止记者发稿,SK海力士并未回应。

市场表现来看,美国芯片方案颁布并未提振本土芯片股表现;在业绩不及预期影响下,近期英特尔、美光、英伟达等股价下跌。

坚定发展国产半导体自主可控

对于美国芯片法案借鉴意义,远川研究所所长董世敏向记者表示:“美国芯片法案侧面说明产业也需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需要把市场化和行政结合。”另一方面,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外部压力会更加严峻,但必须坚定半导体供应链自主可控,依然需要稳定前行。

在地缘政治影响下,叠加疫情对供应链扰动,不仅美国,欧盟、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在斥资打造本土半导体供应链体系,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体系也将走向分化,国产半导体发展也在从易向难,步入攻坚克难环节。

国内头部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供应链安全至上的时代,全球半导体体系的双向封锁和长期割裂恐难以避免。过往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是井喷式的,在相对容易环节迅速推动;如今国产半导体需要向技术门槛更高的半导体设备、材料等领域进军,所需要的时间更久,进程也会变慢。”

“未来半导体产业形成中美两个供应链体系是大概率事件。”赵占祥表示,反观国产半导体产业链,正在从过往手机等供应链层面简单替代,向“卡脖子”环节攻坚,具体包括数据中心CPU、GPU芯片、存储芯片、高端汽车芯片以及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这些单靠商业化投资是很难推动,必须要国家集中力量长期投入。”

二级市场上,对于半导体行业投资也开始出现新一轮分化。一方面,消费电子个股走势疲软,另一方面,稀缺性高、盈利能力强的个股则走势强劲。近期Chiplet被视为摩尔定律放缓带来的产业和技术革命,相关概念股纷纷上涨。

作为半导体IP授权服务商,芯原股份(行情688521,诊股)指出,Chiplet在芯片设计环节能够降低大规模芯片设计的门槛;同时,芯原这类IP供应商可以更大地发挥自身的价值,从半导体IP授权商升级为Chiplet供应商,在将IP价值扩大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芯片客户的设计成本;国内的芯片制造与封装厂也可以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提升产线的利用率。尤其是在发展先进工艺技术受阻时,还可通过Chiplet的方式来继续参与先进和前沿芯片技术的发展。

德塞利:本届世界杯法国队将横扫各路豪强,最终成功卫冕

直播吧8月14日讯 1998年世界杯冠军成员德塞利日前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表示,相信法国队在卡塔尔世界杯上会横扫各路豪强,最终成功卫冕。

德塞利表示:“在1998年,我们并不是实力最强的球队。但在那之后,我们向世界足坛证明了法国队是最佳球队。从1999年到2001年,我们都是排名第一。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感受到了一些压力,球队无法很好地处理身上的包袱,所以我们在2002年世界杯上遭遇了失败。另外不要忘了齐达内和亨利的伤病问题。我们也无法很好地处理时差所带来的影响,大家的身体很疲惫。有很多球员都不太适应,我就是其中之一。”

“在2002年,队中有70%的人超过了30岁。很多人不太敢再冒险。在那支球队中,大多数人还都沉浸在2018年夺冠的喜悦里。”

“在现在这支球队中,这些球员都非常年轻,在他们意识里没有太多的利益得失,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未来。像姆巴佩,他并不满足于现状,我觉得他并不会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他在欧洲杯遭遇了失败,但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战术安排是全新的,而瑞士在战术上受益了。”

“姆巴佩对于法国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武器。现在我们还有本泽马。我认为法国队在卡塔尔世界杯上将会横扫巴西、阿根廷、荷兰、比利时,并最终成功卫冕。”

(东子)

格瓦迪奥尔快问快答:最佳队友莫德里奇,遇到过的最强对手是梅西

直播吧8月9日讯 莱比锡后卫格瓦迪奥尔凭借上赛季出色的发挥也吸引了切尔西等球队的关注,这名克罗地亚国脚在接受快问快答式的采访时表示,莫德里奇是自己合作过的最佳队友,而梅西则是对抗过的最强球员。

最喜欢出任的场上位置:中后卫

场上最大的优势:处理球冷静

场上最大的劣势:不知道

最喜欢的克罗地亚球员:无法只选出一名球员

最喜欢的球员:回答同上

世界最佳U21球员:佩德里

共事过的最佳球员:莫德里奇

对抗过的最佳球员:梅西

最大的足球梦想:赢得世界杯冠军

对自己5年内的规划:现在谈论未来很困难

(陈皮不是橙)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困难重重的全球航空业

目前全球航空业已经开始慢慢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苏醒,但供应链问题依然存在,为了能够保证生产效率,航空制造公司纷纷采购从原材料到小型电子元件的一系列产品,以保持正常的生产运转。

波音公司、空客公司、达索航空公司等航空制造公司非常担心目前的供应链问题

蝴蝶效应

早在2021年,全球航空业就发现了供应链方面的问题,由于受疫情的影响,许多原材料如铝合金、机电组件等等物料都出现了数量短缺与无法按时交付的情况。

不光如此,疫情的反复还影响到了运输与人力资源等方面,员工的缺乏导致了海陆空三方的运输效率直线下降;并且由于疫情反复,这些制造企业只能通过控制员工数量来降低感染的风险,部件的生产效率也因为这些措施而受到影响;部件无法大量供应,企业的收益就会降低,最终就会进行裁员。种种原因造成了连锁反应,供应链就会出现问题。

范堡罗航展的大量订单更突出了供应链的问题

在7月18日举办的范堡罗航展上,许多航空公司在航展上都签署了新的飞机订单:达美航空公司签订了100架波音737MAX10客机,从空中客车订购了12架A220喷气式飞机。飞机租赁公司ACG订购了12架波音737MAX。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和ATR也宣布了交易。波音与AerCap签订了售卖5架波音787-9客机的新订单,在订单签订后,这家航空租赁公司波音787机队飞机数量达到了125架。预计空中客车公司将确认从易捷航空订购56架窄体飞机的订单。总部位于迈阿密的航空公司777 Partners订购了30架737MAX,如果行使期权,可能会增至66架飞机。航展期间的飞机订单络绎不绝,这些订单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航空业的供应链问题。

范堡罗航展上许多公司都签订了新的飞机订单

新出现的问题导致了供应链问题的加剧

此次范堡罗航展的飞机订单热潮让人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航空业的供应链问题不光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日益严重了起来。

此次范堡罗航展中就有多家公司表达了对于供应链问题的担忧:公司总部位于英国斯托肯彻奇的一家飞机材料公司的业务发展经理Paul Wingfield表示,目前由于缺乏原材料,产出并供应大量合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柯林斯宇航表示供应链问题让他们完成目标变得更加困难。发动机制造商普惠公司的总裁也对于目前出现的供应链问题表达强烈不满。

到了2022年,全球航空业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俄乌冲突;通货膨胀导致飞机的燃油附加费不断升高;人力资源的短缺也影响着全球航空业,这些新出现的问题也导致了供应链问题的加剧。

2022年5月23日,飞机发动机制造商CFM发布声明,由于供应链与劳动力问题,他们生产的发动机将延迟交付六到八周。CFM主要为目前四分之三新进开发的窄体客机提供发动机,其中就包括波音737MAX与空客A320neo。CFM的发动机交付延迟也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波音与空客飞机订单的交付。

CFM的发动机是世界上销量最高的喷气发动机

同月,波音公司也发表声明宣布波音737MAX系列客机由于零部件交付受阻,一度停产了10天,波音公司认为俄乌冲突让本就脆弱的供应链问题更加严重。到了6月,波音CEO表示供应链问题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底才会出现好转。

由于目前的疫情依然具有不可控性,许多中小型供应商为了安全考虑只能继续像2021年时一样严格控制工作员工数量,这样势必会延迟部件的交付。供应链的问题目前不光影响着供应商,也影响着航空业的末端。

由于大部分人都接种了新冠疫苗,全球航空业从2022年5月开始迎来了大量订单,许多人都对航空运输业务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一现象明显快于早前航空业的预期。许多航司与机场人力资源不足,面对迅速增长的旅行需求,他们只能被迫取消部分航班,这样不仅对他们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也会让想要旅行的人们无比失望。

供应链问题究竟要如何解决?

虽然航空业看起来有了复苏的趋势,但航空公司真的在之后能够按时完成这些订单的交付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依然还是靠政府的经济帮助或者公司大幅度增加债务来保持运转;航空公司与机场在面临无人可用与现有员工大量罢工的双重压力下只能通过削减航班来保证每天的基本运营。之后全球航空业会不会采取措施彻底解决困扰他们多年的供应链问题?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过,若是航空业各个公司再不抓紧时间解决这些问题,这次航空业的“复苏”恐怕也只会是一场暂时的狂欢了。

今年最准的华尔街分析师:现在赌“美联储转向”太早了

华尔街最悲观的分析师、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 Michael Hartnet 周五表示,尽管美国股市本月强劲上涨,但由于美联储尚未放弃其激进的加息行动,这种“熊市反弹”似乎不可持续。

随着美国GDP连续两个季度萎缩,陷入技术性衰退,投资者纷纷涌入相对安全的政府债券。过去一个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以上跌至2.6%。与此同时,市场认为经济衰退风险可能倒逼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推动周五美股继续昂首上扬,三大指数连续三日集体收涨。美银团队提及,本周流入美国股市的资金达到95亿美元,创下六周来的最高纪录。

回顾7月,纳指以11%的月度涨幅完美收官,创2020年11月以来最佳月度表现;标普500指数亦录得超8%的月度涨幅。与此同时,随着美国GDP连续两个季度萎缩,陷入技术性衰退,投资者纷纷涌入相对安全的政府债券。过去一个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以上跌至2.6%。

那么,美股新一轮牛市是否就此开启?至少美银的分析师们不这么认为。

以 Hartnet 为首的美银策略师在最新一期的《Flow Show》报告中写道,“熊市反弹的氧气”来自本月“衰退冲击”引发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滑:

“由于熊市的催化剂是利率的重新定价(使标准普尔500指数从4800点升至3800点),现在美债收益率下降,股市上涨是合理的……我们仍然认为这是熊市反弹。”

图表显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上升。图源:美银全球投资策略仍有五个股市走低风险存在

美国商务部周四数据显示, 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录得-0.9%,预期为0.4%。考虑到第一季度GDP已出现1.6%的负增长,这意味着美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萎缩,陷入技术性衰退。

如前所述,Hartnet 在报告中写道,目前支撑美联储转向的动力不足。支撑这一观点的部分原因如下:通胀仍在持续升温且已成为一个非常大的政治问题(参考拜登支持率)、每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低于30万人、股价大幅上涨不太可能鼓励美联储暂缓加息、新兴市场引领的全球紧缩周期仍在紧缩……

Hartnet 认为,投资者或许还需等待约六到九个月的时间。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导致股市走低的风险还有什么?以下是 Hartnett 给出的答案:

通胀高于预期;

新的地缘政治政策失误/油价再创新高;

欧洲滞胀/能源危机;

美国/新兴市场/欧盟信用事件;

考虑到房地产泡沫已经是全球性的,若房价急剧下跌将导致未来12个月的衰退比预期的更严重。

邮报:曼城有意补强左后卫,格雷罗、索萨等人都是可能人选

直播吧8月11日讯 据《每日邮报》报道,在引进库库雷利亚失败后,曼城在继续寻找左后卫,他们在这个位置上还有几名候选人,包括多特蒙德的格雷罗、斯图加特的索萨和本菲卡的格里马尔多。

格雷罗2016年加盟多特蒙德,到目前为止,28岁的他已经为大黄蜂出战189场比赛,打进34球送出37次助攻。这名葡萄牙国脚是2016年欧洲杯冠军的一员,他已经代表葡萄牙国家队出战56场比赛。

斯图加特的索萨也是曼城补强左后卫可能的选择,斯图加特将要求约1700万英镑的转会费,西汉姆联队也对这名球员感兴趣,还有格里马尔多也被认为是曼城在关注的球员。

另外,还有传闻称曼城在关注安德莱赫特左后卫塞尔吉奥-戈麦斯,目前还没有正式出价,但曼城正在就这名21岁的球员与安德莱赫特进行谈判。

(马东宇)

陆金所二季度净利润下跌近四成,赵容奭接替冀光恒担任董事长

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LU.N,下称”陆金所控股”)8月5日发布2022年上半年及Q2业绩。财务数据显示,其二季度净利润下降近四成,同时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则披露出了其高管更迭的信息,原联席CEO赵容奭将接替冀光恒担任陆金所控股董事长。

财务数据显示,在国内疫情反复、经济承压以及全球经济调整等复杂环境下,陆金所控股上半年实现总收入326.04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净利润82.26亿元,其中,二季度在疫情影响下实现总收入152.88亿元,净利润29.36亿元。但由于总费用增高等因素,第二季度的净利润水平较去年同期的47.29亿元同比下降37.9%,由此拖累其上半年净利润从去年的96.97亿元同比下降15.2%。同时,疫情对陆金所控股的中小微贷款客户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其逾期率较少上季度末有所上升。

二季度的一大亮点则是报告期内其新增借款流向小微实体占比创历史新高,连续四个季度小微借款占比达八成。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陆金所控股新增贷款达人民币1295亿元,其中86.1%的季度新增借款流向小微企业主。

展望全年,陆金所控股预计全年总营业收入将同比减少0%-3%,在603亿元-617亿元之间;净利润同比减少20%-22%,在130亿元-134亿元之间。

不过,陆金所控股仍宣布拟提高分红频率和分红率。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陆金所控股计划按每股34美分(每ADS 17美分)的金额派发现金分红,约为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32%(2021年全年分红率为30%);并从今年起,将原有一年一次分红频率提高至一年两次。

同时,陆金所控股的董事长也发生了更迭。

公告显示,经董事会决议,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冀光恒不再兼任陆金所控股董事长一职,董事会任命原联席CEO赵容奭接任董事长职务并兼任CEO。

冀光恒曾经担任过浦发银行副行长、上海农商行董事长和宝能集团副董事长、联席总裁。2020年4月初,冀光恒加入陆金所控股担任联席董事长,并最终带领陆金所控股实现美股上市。2021年初,陆金所原董事长李仁杰退休,冀光恒成为陆金所控股董事长。2021年10月,冀光恒被提名为中国平安副总经理。

在冀光恒担任陆金所控股董事长之际,陆金所控股搭建了“董事长+联席CEO”的管理格局,赵容奭和计葵生则被任命为陆金所联席CEO,分别负责零售信贷与财富管理板块。

现在冀光恒卸任陆金所控股董事长一职,接替他的则是赵容奭。董事会决议显示,计葵生仍为联席CEO,任命原平安普惠总经理陈东起为陆金所控股总经理。